在光盤膠印中,曬版是聯系制版與印刷的重要橋梁,是影響印刷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印刷的品質,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光盤印前設計制作輸出時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影響PS版網點轉移的因素有哪些吧。
一、光盤印前設計制作輸出時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
1、 EPS文件在置入到其他軟件中,如有放大或縮小及旋轉時,不要存 DCS分色格式,否則連接不上圖。
2、 EPS 文件在置入到其他軟件中時,如果置入后又輸出 EPS文件不要分色存,否則會出馬賽克。
3、 FreeHand中不能置入灰度 EPS圖,否則所有版都有網且角度一樣
4、 PageMaker中 EPS 不能上色,否則屏幕上看不出而出片會變色
5、 FreeHand IIIustrator文字或線條如果壓印,必須在置入其他軟件之前就定義好,否則無法控制其壓印。
6、 在 FreeHand中文字轉路徑之后設置填充或邊線壓印,接著作其他文字轉路徑, FreeHand會自動設置其填充或邊線壓印。
7、 FreeHand文件排版時,如文件中有圖形在置入后又改動了必須重新置入,否則輸出后有變化。
8、 FreeHand中英文混排時成段文字對不齊。
9、不要用置入的圖形和排版文件內的文字或線條對齊,尤其 EPS圖。
10、使用 Quark的補漏功能在對四色圖象作補漏白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文件圖像作不同的處理。
11、CoerlDraw使用填充工具時,對于特殊效果填充一定要在色彩校正的條件下看,且在其條件下發排。
12、EPS圖不能存JPEG格式發排。
13、在 IIIustrator文件中問清是按版心發排還是按實物發排。
14、Quark拼大版時一定要使用客戶的文件拼,以使偏好設定相同。
15、FreeHand中同一文字塊中雙色字易跑位。
16、PageMaker置入細長Tif圖會只發一半。
17、FreeHand中沿路徑裁切圖的右側有時會發出左邊圖。
18、大Tif圖一定存LZW格式。
19、CorelDraw中最好不用PSD透底圖,否則易出白線。
20、新漢儀發PC輸入的字易出亂行號。
21、新舊漢儀不能混用。
22、PC機PageMaker豎排易跑位。
23、PC機PageMaker英文字不能旋轉。
24、Wits軟件客戶在生成PS時,漸變級數必須大于256(包括256)否則漸變有明顯梯級,輸出方RIP設置并不起作用。
25、Wits中置入Photoshop做的圖片文件生成 PS文件后,不得在 Photoshop中改變圖片信息,如果改變必須重新排版生成PS文件,否則圖片會變形。
二、影響PS版網點轉移的因素有哪些
通過對曬版全過程的分析,可以知道其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原版(菲林)的質量、版材再現性、曬版機及光源。
1、原版(菲林)質量
理想的原版質量應該是網點密度較高(D>3),點子很實,并且是光潔的硬性網點。這樣的網點在曬版時曝光和顯影的寬容度大,容易做到忠實復制。網點中心密度與邊緣密度要一致,這樣才能擴大曝光時間的寬容度,使網點完全轉移。原版應清潔,沒有臟跡,否則把曬版帶臟。
2、版材的網點再現性
版材網點的再現性是指感光版在曬版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再現原版網點。
再現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版材的分辨力和膠膜厚度方面。由于PS版是預涂感光版,其底基為鋁版,在底基的上面涂布了均勻的感光膠膜層。因此,鋁版底基的處理工藝直接決定著版材質量的好壞。而這部分卻往往又是版材用戶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通過進貨渠道來保證版材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版材粗糙,質量低劣,就會導致分辨力下降,嚴重影響印刷質量。有些劣質版材為了掩蓋鋁版底基上的砂目,將感光膠膜層的厚度增大。這樣做會導致曝光時衍射現象增強,從而導致分辨力下降,影響印刷質量。
下面是版材的質量對網點復制的影響及要求:
(l)局部花版、糊版
版基要清潔,厚薄一致,砂目分布均勻,粗細適中、深淺適度。感光液涂布均勻,無氣泡,無傷痕。一般要求砂目平均深度(Rz)在5~7.5μm,平均粗糙度限(Ra)在0.6μm左右。這都影響了PS版的質量,造成局部快速磨損,出現“花版”、糊版,繼而出現掉版和起臟。
(2)PS版表面粗糙度不標準
砂目過粗,使保水量不足,易起臟:而砂目過細,使微孔中感光膜不易顯干凈,版基易污染,印刷時易起臟。
(3)局部掉字、掉版
電解粗化后版基灰質去除不凈,局部感光層吸附不牢;在涂布感光液前,版面沖洗不凈,留有掛晾時酸液流淌痕跡,都會造成局部掉版。
(4)不易上墨
PS版已經超過保存期或保存不當引起,如保存環境溫度過高(超過30℃),相對濕度超過65%,光線過強等:還有感光膠黏度太低,感光涂層太薄等,造成PS版上機印刷時不易上墨或根本不上墨。
3、曬版機及光源
曬版時要求曬版機的吸氣真空度要越高越好,以保證原版與印版之間接觸良好,有利于網點轉移;若吸氣不好,由于原版和印版之間的間距增大,會導致衍射現象非常嚴重。
曬版光源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曬版工藝過程中希望理想光源所發出應該是絕對的平行光,但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光源很難達到這一要求。通常在實際生產中,要求光源距離印版之間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從而可使點光源發出的光盡量接近平行光。
由于曝光是一個使感光膜受光并發生化學反應的光化學過程,該工藝過程中受兩個因素的影響,即象平面上的照度E和曝光時間T。感光膜單位面積上獲得的能量,也就是曝光量(H)等于照度E和時間T的乘積: H=E×T
所以,要確定曝光量的大小,既要考慮照度E(光強)又要考慮曝光時間T。
曬版機的光源一般都是金屬鹵化燈。這種光源用久了之后會發生衰變,導致曝光過程中的照度E變小。因此,實際生產中在金屬鹵化燈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后,還需要根據光源的實際情況相應增加曝光時間T,從而確保曬版時曝光過程中的曝光量保持不變。
正確把握曝光時間對曬版工藝而言非常重要:曝光過度會導致一些小點子被曬丟,使得亮調層次損失;而曝光不足則又會造成空白(非圖文部分)部分的分解不徹底,并且易于沾臟。因此,在曬版曝光過程中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選擇和PS版感光膠光譜靈敏度相匹配的光源—短波長光源問(UV光源)。這樣一方面可以縮短曬版的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減少長波帶來的熱效應。
(2)盡量減少自然光對PS版的影響。一般來說,采用白熾燈照明則較為安全,即使曝光完成之后也要盡量少見光,防止圖文部分的再分解。
(3)曝光時間的掌握應與顯影相配合,盡量穩定不變,這有利于曬版質量。
(4)在顯影之后到印刷之前的這段時間,如果時間允許則需盡量將印版放在陰涼處自然晾干,以防止強光或高溫對感光層造成損害。
在曬版過程中,為了保證網點的準確復制還要充分注意原版與PS版緊密結合。曬版玻璃與橡皮布的不平整、灰塵的夾墊、底片上膠帶和臟物等雜質,以及膠片與PS版之間的真空度不夠等因素,都會造成膠片和版材感光膠層的密合不良,從而導致光線通過時會產生衍射現象,使印版的網點發虛、縮小,或出現不吸墨白點,影響網點的復制,導致圖像復制的再現性下降,對曬版質量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此外,曬版機橡皮布老化,在一些邊緣位置就會存在少量漏氣,這也會導致PS版與膠片貼不緊,使得曬出的圖文發虛。
由于各光盤企業在購買膠印機時都隨機配備了顯影機,并且各種顯影機都與日本東麗顯影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結構,可以按照各設備廠商建議的顯影速度進行設定。但要注意前處理液要根據制版的數量及時進行補充,否則會由于前處理液濃度不足,而顯影速度又沒有進行調整,致使非圖文部分分解不徹底,造成印版圖象模糊,并容易起臟。水是東麗PS版的顯影液,因此保證水質非常關鍵。建議一周清理一次過濾器并換水。后處理液主要是給網點上色,以便于觀察顯影后的網點再現情況。由于PS版曬版后我們用肉眼無法分辨網點的轉移情況,必須借助顯影后的圖像來判定網點的再現性,所以對顯影環節的控制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前處理液的溫度(一般顯影機設定在38℃以上才能啟動)和濃度、水的品質等,還有毛刷的高度以及刷毛的硬度都會對顯影造成影響。我們可以定時將顯影后的網點與菲林底片上的網點用15倍以上的放大鏡進行目測比較。如果大小相當,證明曬版和顯影都比較正常。如果不符,則必須查找原因,盡快解決。由于顯影的寬容度較高,每周檢測一次即可。
通過上文對光盤印前設計制作輸出時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影響PS版網點轉移的因素有哪些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這些問題都有了一定的答案,那么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先講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