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證書的封面如果不加上燙金的字體的話,估計會失色不少,半透明紙用途也很廣泛,現已被廣泛用于證書、插頁、通告、直接郵件、菜單、請柬等很多地方,那么什么是燙金工藝,半透明紙的性能及印后加工特點如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燙金工藝
作為彩頁印刷的特色工藝之一,燙金的工藝水平由諸多因素影響,從上海印刷廠我們了解到:燙金的3個基本要素是:溫度、壓力和彩頁印刷燙印時間。
要想獲得理想的燙印效果,燙印溫度、燙印壓力、燙印速度等工藝參數一定要合理掌握;另外,與燙金有關的原材料質量也必須有保障,比如:承印物的燙印適性、電化鋁材料的性能以及料位開關燙印版的質量等等。
如果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必將影響到最終的燙印效果。選擇合適的承印物。可以燙金的承印物很多,通常是紙張,如:銅版紙、白板紙、白卡紙、布紋紙、膠版紙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紙張燙金效果都理想,如果表面粗糙、紙質疏松的紙張,例如對于書刊紙、較差的膠版紙等,由于電化鋁層不能很好地附著在其表面上,特有的金屬光澤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甚至會燙印不上,因此,燙金的承印物應選用質地密實、平滑度高、表面強度大的紙張,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燙印效果,把特有的電化鋁光澤充分地體現出來。
根據承印物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電化鋁型號。電化鋁的結構有5層,即:聚酯薄膜層、脫落層、色層(保護層)、鋁層和膠層。電化鋁型號較多,常見的有l號、2號、8號、12號、15號等。色澤上除了金色以外,還有銀、藍、棕紅、綠、大紅等數十種。選擇電化鋁不僅要選擇合適的色澤,同時還要根據承印物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型號。型號不同,其性能和適燙的材料范圍也有所區別。通常情況下,紙制品燙印用得最多的是8號,因為8號電化鋁粘結力適中,光澤度較好,比較適合一般的印刷紙張或者已上光的紙張、漆布燙印。如果在硬塑料上燙印則應選擇其它的相應型號,如15號電化鋁。
電化鋁的質量主要是靠目測和手感來把關,如檢查電化cyys-09myj鋁的色澤、光亮度以及沙眼等。質量好的電化鋁要求色澤均勻、燙印后光潔、無沙眼。對于電化鋁的牢度和松緊度一般可通過用手揉搓,或用透明膠帶紙試粘其表層進行檢查。如果電化鋁不易脫落,說明牢度、緊度較好,比較適宜燙印細小的文字圖案,燙印時不易糊版;如果輕輕揉搓電化鋁就紛紛脫落,則說明其緊度較差,只能用于圖文比較稀疏的燙印;另外,要注意電化鋁的斷頭,斷頭越少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電化鋁一定要妥善保管,應存放于通風干燥處,不能與酸、堿、醇等物質混放一處,并要有防潮、防高溫、防曬等措施,否則電化鋁會縮短使用期限。制作好燙印版。
燙印版一般有銅版、鋅版和樹脂版,相對來說,銅版最好,鋅版適中,樹脂版稍差。因此,對于精細的燙印,應盡可能用銅版。對于燙印版,要求其表面平整、圖文線條清晰、邊沿光潔、無麻點和毛刺。如果表面略有不平整或輕度擦傷、起毛時,可用精炭輕輕擦拭,使之平整光滑。燙印版腐版深度應略深,至少在0.6mm以上,坡度在70°左右,以保證燙印圖文清晰、減少出現連片和糊版,同時提高耐印率。燙印的文字、線條和圖案的設計很有講究。圖文應盡可能粗細適中、疏密合理,如太小太細,容易缺筆斷劃;太粗太密,則容易糊版。
控制好燙印溫度。燙印溫度對熱熔性有機硅樹脂脫落層和膠粘劑的熔化程度有較大影響,燙印溫度一定不能低于電化鋁耐溫范圍的下限,這是保證電化鋁粘膠層熔化的最低溫度。
如果溫度過低,熔化不充分,會造成燙印不上或燙印不牢,使印跡不結實、不完整、缺筆斷劃或者發花;而溫度過高,則熔化過度,致使印跡周圍附著的電化鋁也熔化脫落而產生糊版,同時高溫還會使色層中的合成樹脂和染料氧化聚合,印跡起泡或出現霧斑狀,并且導致鋁層和保護層表面氧化,使燙印產品降低亮度或失去金屬光澤。一般來說,電熱溫度應在80~180℃之間調整,燙印面積較大的,電熱溫度相對要高些;反之,則低一些。具體情況應根據印版的實際溫度、電化鋁類型、圖文狀況等多種因素確定,通常要通過試燙找出最適合的溫度,應以溫度最低而又能壓印出清晰的圖文線條為標準。
要合理掌握燙印壓力。燙印壓力與電化鋁附著牢度關系很大。即便溫度合適,如果壓力不足,也無法使電化鋁與承印物粘牢,或產生掉色、印跡發花等現象;反之,如果壓力過大,襯墊和承印物的壓縮變形會過大,產生糊版或印跡變粗。因此應細致調整好燙印壓力。
設定燙印壓力時主要應考慮:電化鋁性質、燙印溫度、燙印速度、承印物等。一般來說,紙張結實、平滑度高、北京印刷的墨層厚實,以及燙印溫度較高、車速慢的情況下,燙印壓力應小一些;反之,則應大一些。
另外,與相似,燙印的襯墊也應注意,對于平滑的紙張,如:銅版紙、玻璃卡紙,最好選用硬性的襯墊紙,這樣獲得的印跡比較清晰;相反,對于平滑度差、較粗糙的紙張,襯墊最好軟一些,特別是燙印面積又較大的情況下。另外,燙印壓力一定要均勻,如果試印時發現局部燙印不上或產生花麻,可能是此處的壓力不平,可在該處的平板上墊上薄紙,進行適當調整。
燙印速度盡可能恒定。接觸時間與燙印牢度在一定條件下是成正比的,而燙印速度決定了電化鋁與承印物的接觸時間。燙印速度慢,電化鋁與承印物接觸時間長,粘結就比較牢固,有利于燙印;相反,燙印速度快,燙印接觸時間短,電化鋁的熱熔性有機硅樹脂層和膠粘劑尚未完全熔化,就會導致燙印不上或印跡發花。
當然,燙印速度還必須與壓力、溫度相適應,如果燙印速度增加,溫度和壓力也應適當加大。 電化鋁本身性能對燙印速度的影響也較大。質量好的電化鋁可以實現快速燙印,這一點國產電化鋁與進口電化鋁差別較大。國產電化鋁通常只適合低速燙印,速度在2000張/h左右,最高一般不超過3000張/h;進口的可以達到8000張/h,甚至更高。但不管速度如何,重要的一點是:燙印速度應盡可能保持相對穩定,不要輕易改變。應在穩定燙印速度的前提下,適當調整燙印溫度與壓力,使燙印效果最佳化,這樣可以減少可變因素,使操作穩定,容易控制燙印質量。
二、半透明紙的性能及印后加工特點如何?
半透明紙的性能
半透明紙不同于一般的紙張,其印刷效果奇特。它能使印制的圖文信息更加清晰、產品更加神秘、外表包裝更具吸引力。半透明紙通常比不含木漿的非涂料紙更堅硬、更挺括。在造紙過程中,半透明紙易烘干,它含有較多的纖維,而填充料卻很少,所以透明性很好,但由于其獨特的造紙和烘干方式,所以其生產廠家極少,因此價格也比較昂貴。
半透明紙印刷適性
對于半透明紙,主要的印刷方式是膠印。印刷線數應控制在133~150dpi為宜,最大也不能超過200dpi。像普通紙張一樣,半透明紙的印刷環境最好控制在相對濕度為50%,溫度為24℃為宜。如果半透明紙預先放置在沒有溫濕度控制的環境里,運到印刷車間時,要讓其放置在預先調整好的溫濕度環境下放置24h或更長時間。半透明紙在未裝載期間應使紙張保持通風,運輸時應用塑料袋包裹起來,不用時也要覆蓋起來,以免紙張受到污染或造成水份散失。
像塑料薄膜一樣,用于半透明紙印刷的油墨的干燥方式是氧化結膜干燥,而不是滲透干燥,所以最好選用快干型油墨。但要避免使用高溫干燥技術,如紅外線干燥,因為半透明紙比普通紙更容易卷曲。在正式印刷前一般用測試油墨來進行打樣,用通用油墨可能會把干燥時間增加一周。用底色去除技術可以減少干燥時間。
為了防止油墨干燥時間延長或紙張變形,應盡量把水包油狀態的油墨控制在最少,也可以通過把潤版液的pH值控制在5~6來減少潤濕量,把乙醇用量增加到13~15%以減少印版上的水量,但這些方法都要嚴格控制,以免改變油墨性能。
印刷時為了防止半透明紙背面蹭臟可在其上噴涂細度為15~20μm的粉末,印刷完畢后,可在其上再印上一層UV光油來增加印品的光澤,但要避免使用水基乳劑光油,而且要在油墨干燥后才能印刷。
印刷廠使用半透明紙印刷時,上紙量和收紙量都應盡可能少些,印刷完后印品應被整理成小紙堆存放。
半透明紙的印后加工
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半透明紙在折頁、壓折痕、打孔工藝方面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在折頁時半透明紙易產生裂痕,打孔時不易打通。原因是因其高的纖維含量使紙張更硬、更脆。因此,在產品印刷前應進行雙面檢查并進行打樣,以免造成紙張的浪費。
裁切時,要使用30°的鈍切刀,因為新刀可能會使紙張立即產生裂痕。壓折痕和折頁時要求使用一個模式紙型系統,因為硬的壓痕線會使半透明紙在折頁時產生裂痕。另外,單張紙折頁時要沿著纖維方向進行,以減少折頁時產生裂痕的可能性。
通過上文對什么是燙金工藝,半透明紙的性能及印后加工特點如何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相信印刷行業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也會讓自己的印刷質量不斷的大幅度提升。